水利工程與水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典范
——蘇州寶帶橋—澹臺湖景區水環境整治工程通過完工驗收
整治工程概況
寶帶橋—澹臺湖景區位于蘇州古城區東南,緊鄰京杭大運河,依畔千年古橋—寶帶橋。景區占地44萬平方米,規劃整治水域面積22萬平方米。工程建設內容包含水工和水質凈化兩部分。水工部分包括:土方工程(河湖清淤、場地回填)、構造物(鋼壩閘一座、溢流壩兩座、攔污消浪網、駁岸擋墻等);水質凈化部分包括:補水水源人工濕地凈化系統、增氧推流系統、生態濾床雨水凈化系統、澹臺湖水體生態重建工程—生物巢穴構建工程。
設計構想
該工程是將景區內湖多年淤積的淤泥清除,同時在澹臺湖的上游建造一座鋼壩閘將京杭大運河與景區內湖隔斷。以京杭大運河為取水水源,通過人工濕地凈化系統,將河水處理到Ⅳ水質標準再注入到景區內湖,并在景區內配合實施生態濾床雨水凈化系統、澹臺湖水體生態重建工程—生物巢穴構建工程。從而使景區再現湖水清澈見底、魚兒嬉戲、飛鳥棲息、湖邊綠草茵茵的自然景觀。
其中水質凈化工藝部分具有投資少、節能、環保的特點,是將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,同時也是蘇州地區首次引進實施的新工藝。我公司在建設、設計單位的技術支持下承擔了工程的施工任務,應用了多項水生態整治新工藝。
人工濕地凈化系統施工工藝
該工程整個人工濕地占地約1.
增氧推流系統施工工藝
為保證內湖水質長期穩定,設置微氧增氧推流系統,優化內湖水體流動條件,強化水質在受外界影響大幅下降后的水體凈化能力和修復效果。處理后的增氧量、水流推力等參數滿足設計規范要求。
生態濾床雨水凈化系統施工工藝
生態濾床是由填料床和植物構成的景觀性的地表徑流凈化系統。當降雨徑流流經生態濾床時,經沉定、過濾、滲透、截留及生物降解等共同作用,使部分污染物得以去除。
澹臺湖湖岸局部區域設計生態濾床,平面規劃和高程與自然地形充分結合,保證雨水在生態濾床中重力流排水通暢,避免對坡岸的沖濁。
同時生態濾床上種植經過特別篩選的植物,包括挺水植物、草本植物等,使景觀布置與周圍環境協調,充分發揮景觀效應。
澹臺湖水體生態重建工程施工工藝
主要為生物巢穴構建工程,其生態系統構件為:生物巢穴+沉水植物+水生動物。
生物巢穴是由級配填料、多空生物填料、卵石等多種填料組成。在澹臺湖湖底構建生物巢穴,以增加微生物附著量,提高水體自凈能力。
沉水植物包括苦草、黑藻、小茨藻、蒲草、眼子菜、狐尾藻等,植物種苗要求健康、鮮活、節芽多、根系發達、生長旺盛、無失水枯萎狀態、不夾帶任何漂浮植物、無病蟲害。
水生動物的投放,當補水水源人工濕地凈化系統、增氧推流系統、生態濾床雨水凈化系統、澹臺湖水體生態重建工程等共同作用下,內湖水質達到一定標準及沉水植物生長茂盛時,逐步投放鯽魚、鰱魚、錦鯉、蝦、水蚯蚓等水生動物,進一步增強水體修復能力,提高內湖水質。
水利工程與水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
當前整個景區水環境整治工程已初步結束,現正緊鑼密鼓的實施景觀綠化工程。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里將重現綠樹蔥蘢、芳草萋萋、小橋流水、蟲鳥和鳴的原生態景觀。整治工程實現了水利工程與水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,將成為居民休閑、健身的好去處,為蘇州地區京杭大運河畔增加了一顆璀璨的明珠。
(報道:李蘇揚)